4.2 大方
Last updated
Was this helpful?
Last updated
Was this helpful?
(《尼各马可伦理学》亚里士多德 著 廖申白 译注 商务印书馆 (2009))
接下来应当谈谈大方,因为它也是与财富有关的德性。但大方不是像慷慨那样同所有处理财富的行为都有关,而只是对于花钱的铺张说的。而且,它指的是在数量上超过慷慨的花费。正如其名称表明的,大方意味着大数量的适度的花费。但是数量的大是相对而言的。花钱造一艘三层舰诚然是铺张,但与造一座神殿的费用却不可同日而语。所以花费的适度是相对于花钱的人自身,又相对于花钱的场合和对象的。一个人如果把大量的钱花在微不足道的事物上,例如那个说“我过去常把钱给路边的流浪汉”的人,就算不得大方。只有把大笔钱花在重要事物上的人才是大方的。因为,尽管大方的人是慷慨的,慷慨的人却未必是大方的。在大方上不及是小气,其过度是虚荣、粗俗等等。虚荣、粗俗等等不是指在适当的对象上花钱过度,而是指在不适当的对象上和以不适当的方式大量地花钱来炫耀自己。对这些恶我们在后面再谈。大方的人是花钱上的艺术家。他能看出什么是适合的对象并且有品味地花大笔的钱。(因为正如我们在开始就说过的,一种品质是由它的实现活动和对象决定的。)所以大方的人的花费是重大的和适宜的,其结果也是重大的和适宜的。因为只有这样那大笔的花费才同结果相称。所以说,结果应当相称于花费,花费也应当相称于甚至超过结果其次,大方的人是为高尚[高贵]而花大量的钱,因为为着高尚[高贵]是所有德性的共同特征。此外,大方的人还将高兴地、毫不吝惜地花费。因为,精心地算计是小气的行为。大方的人愿意去考虑如何最美好、最体面地实现自己的设计,而不愿意算计这样做要花多少钱以及怎样才能最省钱。所以大方的人必定是慷慨的。因为慷慨的人也愿意以适当的方式花适当数量的钱。既然大方和慷慨都是在钱财的花费方面,大方的人的“大”也就表现在适当的方式和适当的数量这两者的大上面。大方的人能够用同样的钱创造出更宏大的作品。因为,一笔财产的德性同一件作品的德性不是一回事。最有价值的财产是最值钱的东西,如黄金,最有价值的作品则是最宏大、最高尚[高贵]的东西(因为,这样一件作品唤起观者的崇敬,大方的活动也是这样),一件巨大作品的德性就在于它的宏大。在有些事情上花钱铺张我们认为是荣耀的。这些花费包括同敬神相关的祭物、建筑、牺牲和所有同神事有关的花费,以及同公共荣誉相联系的公益捐助,例如义务地为合唱队提供设备、修建三层舰,或举办体面的公共宴会。但是在所有这些事情上,如上面说过的,我们也必须考虑到那个花钱的人的情形:他是什么人,他有多少资源。因为,花费总要相对于他的资源,不仅要适合那个场合,也要适合那个给予者。所以,一个穷人不可能大方。他没有条件把大笔钱花在适当的事物上。他如果努力表现得大方,那就是愚蠢。因为他那样花钱既不自量力,又方式不当。一笔花费只有花得适当才是有德性的。这样大笔的花费对那些自己挣得或从祖先或亲戚继承了适当的财产的人则是适当的。对那些有地位、名望等等的人也是这样。因为地位、名望这些东西有巨大价值。所以,大方的人基本上就是这样一些人,大方的品质也如上面说过的表现在这样的大笔花费上。因为这些花费最算得上(巨大而荣耀的)花费。至于私人的花费,首先,那些一生只有一次的事情,如结婚或类似的事情,那些引起全城人或有位的人关注的事情,以及迎送外邦客人,送礼或回赠礼品,都是最适合的场合。因为,一个大方的人不是为他自己而铺张,而是为公众的目的而花钱,他的礼品也有点类似于祭品。其次,大方的人也要以与他的财产相称的方式建造其宅邸(因为一幢建筑也是一件公共饰物)。他愿意把钱花在那些恒久存在的事物上(因为这些事物是最高尚[高贵]的)。而且在每种场合他所花的钱都要相称(因为,给神的祭品不应和给人的礼品一样,建一座神殿的费用也不应和修一座墓的费用一样)。此外,既然铺张总是就花钱所做的事情来说的,既然大方就是在大事上花最多的钱,在一个特定场合中花费相对于那个场合的大量钱,既然花钱铺张不等于结果就伟大(因为最漂亮的球或罐作为给一个孩子的礼物是了不起的,可是其花费却微不足道),那么大方的人的特点就在于无论他把钱花在哪里,都创造出一种宏大的成果(因为这样的一种成果才不容易被超过),一种与那个花费相称的成果。
这就是大方的人的特点。过度的即那种粗俗的人,如已说过的,总是在花费上超过适度。因为,他把大笔钱花在微不足道的事物上,毫无品味地炫耀。例如,他用婚宴般的规模招待伙伴,或给一个喜剧中的合唱队装备紫色长袍,就像麦加拉人所做的那样。他做这些事情不是为高尚[高贵],而是因为他想炫耀其富有,因为他认为人们会因为这些事情而崇拜他。他在该多花钱的地方花得极少,在不该多花钱的地方却花得很多。另一方面,小气的人则在所有这些事情上都不及。在花了一大笔钱之后,他会为了一点小事而把事情搞坏。他做事总是迟疑,总是考虑如何能花钱最少,即使花了很少的钱也心疼,也觉得花得过多了。这两种品质都是恶。但是它们并不使人特别丢脸,因为它们对别人并无损害,也算不上特别丑恶。
4.1节中谈论的慷慨是小的花费,而这一节中所谈论的则是大的花费。与慷慨不同,只有把大笔的钱为了高尚的目的花在重要事物上的人才是大方的。大方所强调的不仅仅是适当的方式和对象,还有宏大的结果。
大方对结果的强调,使得它显得与其他品德有所不同。它的另一个不同之处在于,大方需要一定的财富作为基础。慷慨仅仅要求人们给予的东西相对于自己拥有的东西而言是适度的,因此穷人也可以慷慨;而大方则存在一个外在的门槛。因此亚里士多德说穷人不可能大方。但是,这是否意味着穷人无法获得幸福,因为他们无法实现某种德性?
大方的过度是虚荣,是把大笔的钱花在不适当的地方上。小气的人则总是考虑如何能花钱最少。这两种恶和与慷慨相对的两种恶的区别主要在于花费的多少。吝啬的人比小气的人花费的钱要更少,同样的,挥霍的人花的钱也不及虚荣的人。
如果重大的花费没有获得相应的结果,这个人还可以说是大方的吗?
什么样的事物能够成为大方的合适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