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自制、不能自制和关于它们的流行意见
Last updated
Was this helpful?
Last updated
Was this helpful?
(《尼各马可伦理学》亚里士多德 著 廖申白 译注 商务印书馆 (2009))
我们现在开始讨论一个新题目。我们说,要避开的品质有三种:恶、不能自制和兽性。其中两种品质的相反者很明白,一个我们叫做德性,另一个叫做自制。兽性的相反者,我们最适合说它是超人的德性,一种英雄的或神似的德性,就像荷马笔下的普利阿摩斯在说赫克托耳有超常的善,
且不似凡人所生,
而像某位神祇的后裔
时所描述的那样。所以,如果像人们所说,超越了德性人就成为神,与兽性相反的品质就不属于人。因为,野兽与神祇无德性与恶可言。神性高过德性,兽性则与恶不属同种。如果在斯巴达人断言他们特别崇拜的人是神人这种意义上用这个词,像神那样的人就是很少的。同样,兽性在人类中也是少见的。只有在野蛮人、病人或有发展障碍的人中间才见得到兽性。不过我们也用兽性这个词责骂那些超乎常人的恶。但是兽性我们要放到后面一点来谈,而恶我们已经谈过了。我们现在必须谈谈不能自制、软弱和柔弱,还要谈谈自制和坚强。这两类品质既不能看作同德性与恶一回事,又不能看作是同它们根本不同的。讨论这个问题的恰当方式,和讨论其他问题时的一样,也是先摆出现象,然后考察其中的困难,最后,如果可能,就肯定所有关于这些感情的意见,如不可能,就肯定其中比较重要或最重要的意见。因为,如果困难可以解决,且流行的意见还有一些站得住脚,真实的意见就可以充分地确立。
首先,人们看来是认为,自制和坚强是好的和可称赞的,不能自制和软弱是坏的和可谴责的。其次,人们认为,自制者是遵守他经推理而得出的结论的人,不能自制者则是放弃此种结论的人。第三,人们认为,不能自制者总是出于感情而做他知道是恶的事,自制者则知道其欲望是恶的,基于逻各斯而不去追随它。第四,人们认为,节制者都是自制的和坚强的。但是有些人否认自制者都是节制的,有些人则肯定这点。肯定这点的人认为不能自制者就是放纵者,放纵者就是不能自制者,这两者不分;否定这点的人则区分这两者。第五,人们有时说明智的人不会不能自制,有时又说有些明智的人不能自制。第六,人们是在怒气方面,以及在对荣誉或财富的追求方面,说一个人不能自制。这些就是所提出的意见。
自制和不能自制的对象总的来说是针对怒气,以及对荣誉或财富的追求的。在流行意见中,存在一些关于自制和不能自制的一致意见:自制是可称赞的,符合推理的,基于逻各斯的,而不能自制则是可谴责的,不遵守推理的,基于感情的。
然而,在流行意见中也存在着一些分歧。这些分歧涉及到自制与节制的关系,以及自制与明智等理智德性实践的关系,而这些问题则是接下来的章节考察的对象。
你认同亚里士多德在7.1节提出的探究和讨论的方法吗?为什么?
什么样的欲望是恶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