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大度
文本
(《尼各马可伦理学》亚里士多德 著 廖申白 译注 商务印书馆 (2009))
大度顾名思义就是同重大的事物相关的。我们先来看看它是同哪种重大事物有关的。至于是从这种品质来考察还是从表现着这种品质的人来考察,这并不很重要。人们认为,一个大度的人是自视重要,也配得上那种重要性的人。因为,超过自己的配得而自视重要的人是愚蠢的,没有一个有德性的人这样愚蠢和可笑。关于大度的人就先说这些。只配得微小的事物,并且自视微渺的人是节制的但不是大度的人。因为大度意味着大,正如俊美意味着身体修长。身材矮小的人只能说是标致,匀称,而不能说俊美。一个自视重要,却配不上那种重要性的人是虚荣的,尽管不能说所有自我估价过高的人都是虚荣的。自我估价低于其配得的人,无论其配得是重要的、中等的或低等的,只要他的估价低于这配得,则是谦卑的。所有谦卑的人之中,最谦卑的是配得上重大的事物而又自视微渺的人。因为,如若他所配得的真的更低些,他还能再说些什么呢?所以,大度的人就其自视重要来说是处在一个极端上的,然而就他的这个看法的正确性(他对自己的配得估价得正确)来说他又是适度的。而另一些人则对他们的配得估价得过度或不及。如果大度的人是自视重要并且也配得重要的以及最重要的事物的人,他就会关注一种特别的目标。人的配得是相对于外在的善的。我们会把我们愿意奉献给神的,把有地位的人们最为追求的,以及我们指定给最高尚[高贵]的行为的那种善,视为最大的外在善。这种善也就是荣誉。荣誉就是最大的外在善。所以,大度的人就是对于荣誉和耻辱抱着正确的态度的人。毋庸证明,大度的人所关切的是荣誉。因为伟人们据以判断自己和所配得的东西的主要就是荣誉。谦卑的人的自我估价既低于他的配得,也低于大度的人的自我估价。虚荣的人则是在自我估价上超过他自己的配得,而不是超过大度的人的自我估价。既然大度的人配得最多,他必定属于最好的人。因为一个人越是好,他配得的就越是多;一个人如果最好,他就配得最多。所以,真正大度的人必定是好人。而且,大度的人似乎对每种德性都拥有得最多。一个大度的人不大可能在撤退时拼命奔跑,也不大可能对别人不公正。因为,既然对于他没有东西更为重大,他怎么还会去做耻辱的事情呢?缜密地考察过这种品质,我们就会觉得,说一个大度的人不一定是好人是荒唐的。”如果他是坏人,他就根本不配得荣誉。因为,荣誉是对德性的奖赏,我们只把它授予好人。所以大度似乎是德性之冠:它使它们变得更伟大,而且又不能离开它们而存在。所以做一个真正大度的人很难,因为没有崇高就不可能大度。所以,同大度的人特别相关的重大事物主要是荣誉与耻辱。他对于由好人授予的重大荣誉会感到不大不小的喜悦。他觉得他所获得的只是他应得的,甚至还不及他应得的。因为,对于完美德性,荣誉不是充分的奖赏。不过他将接受好人所授予的这种荣誉,因为好人没有更重大的东西可以给他。但对于普通人的微不足道的荣誉,他会不屑一顾。因为他所配得的远不止此。对于耻辱他同样不屑一顾,因为耻辱对于他不可能是公正的。所以,如已说过的,尽管大度的人主要关切荣誉,他同时也适度地关切财富、权力和可能会降临到他身上的好的或坏的命运。既不会因好命运而过度高兴,也不会因坏命运而过度痛苦。因为,甚至荣誉对于他也好像算不上是重大的事物。(财富和权力都是因荣誉而值得欲求,至少是,拥有财富和权力的人是想凭借它们得到荣誉。)而把荣誉都看得不重要的人也会把别的事物看得不重要。所以大度的人往往被认为是目空一切。财富也被认为会使人变得大度。因人们认为,出身高贵的人以及拥有权力或财富的人配得荣誉,因为他们比别人更优越,而一种事物只要在某方面更优越,就应得到更大的荣誉。所以财富使人更大度,因为人们就是因为财富而从有些人那里得到荣誉。但真实的情况是,只有好人才配得荣誉,尽管我们认为一个既有德性又幸运的人更配得荣誉。无德性而徒有财富的人既不配自视重要,也不配被称作大度。因为重大的东西和大度,一个没有完善的德性的人是不可能与之相配的。不仅如此,那些徒有财富的人甚至会蔑视一切,目空一切。因为,没有德性就很难恰当地处理这些善事物。而这种人由于既没有能力处置它们,又认为自己比别人优越,所以蔑视别人,并且随心所欲地行事。因为,他们仿效大度的人而又不像他,而且只在他们有能力仿效的方面仿效。所以他们只是蔑视别人,却不能做事情合乎德性。大度的人蔑视别人是有道理的(他的判断真实),可是多数人却是没有根据地蔑视别人。大度的人不纠缠琐碎的事情,也不喜欢去冒险。因为值得他看重的事物很少。但是他可以面对重大的危险。当他面对这种危险时,他会不惜生命。因为他认为,不能为活着而什么都牺性掉。他乐于给人以好处,而羞于受人好处。因为给予人好处使得他优越于别人,受人好处使得别人优越于他。对所受的好处他愿意回报得更多些,因为这不仅回报了那个给了他好处的人,而且使那个人反过来受了他的好处。大度的人始终记得他给人的好处,不记得他受于人的好处(因为受惠者是被施惠者超过的人,而大度的人想做一个超过别人的人)。他喜听到有人提起他给予别人好处,不喜欢有人提起别人给予他的好处。这大概就是忒提斯不向宙斯提起她曾对他做过的善举,以及斯巴达人不提他们给予雅典人的帮助,而只说雅典人给予他们的帮助的原因。大度的人的特点还在于,他无求于人或很少求于外人,而愿意提供帮助。他对有地位、有财富的人高傲,对中等阶级的人随和。因为,超过前者是困难的和骄傲的事情,而超过后者则很容易。对于前者高傲算不得低贱,而对于后者高傲则有如以强凌弱那样粗俗。此外,大度的人也不争那些普通的荣誉,不去在别人领先的地方与人争个高低。他并不急切地行动,除非关涉到重大的荣誉。他也不会忙碌于琐事,而只是做重大而引人注目的事情。他一定是明白地表明自己的恨与爱(因为隐瞒意味着胆怯),关心诚实甚于关心别人的想法,并且一定是言行坦白(因为,既然持着蔑视,他就会坦然直言,除非在用自贬的口吻对普通人说话的时候)。他不会去讨好另一个人,除非那是一个朋友(因为这样做是奴性的,所以说所有的奉承者都是奴性的,而所有低贱的人都是奉承者)。他也不会崇拜什么。因为对于他没有什么事物是了不起的。他也不会记恨什么。因为大度的人不会记着那么多过去的事情,尤其是别人对他所做的不公正的事情,而宁愿忘了它们。他也不会议论别人什么,既不谈论自己也不谈论别人。因为他既不想听人赞美,也不希望有人受谴责(他也不爱去赞美别人)。所以,他不讲别人的坏话,甚至对其敌人,除非是出于明白的目的而羞辱他们。对于避免不掉的小麻烦,他从不叫喊或乞求别人帮助。因为在这些事情上喊叫或乞求帮助就意味着很看重它们。他愿意拥有高尚[高贵]而不实用的事物,而不是那些有利益的、有用的事物。因为拥有前者更表明一个人的自足。此外,一个大度的人还行动迟缓、语调深沉、言谈稳重。因为,一个没有多少事情可以看重的人不大可能行动慌张,一个不觉得事情有什么了不起的人也不会受到刺激,而语调尖厉、行动慌张都是受剌激的反应。大度的人就是这样的。这种品质上不及的是谦卑的人,过度的是虚荣的人。这两种人也不被看作坏人。因为他们并不伤害别人,而是做错了事情。谦卑的人剥夺了自己所配得的重要性。而且,他似乎是对他自己不好。因为,由于不认为自己配得那种重要性(而且似乎不认识自己),他没有去追求那些否则他就会去追求的善事物。我们并不认为这样的人愚蠢,而是认为他们过于谦让。不过这种评价反倒使他们的情况更糟。因为,人们追求的都是相应于他们的那种善,而他们却由于认为自己不配得而放弃那种高尚[高贵]的活动和对那些善事物的追求。另一方面,虚荣的人则愚蠢、对自己无知,并且还明白地表现出这种缺点。他们常常追求与他们自身不相称的荣誉,然后又被发现了本来的面貌。他们讲究穿着,注重外表,希望人人都知道他们多么幸运。他们还不时地谈论自己,好像这样就能受人尊重。但是谦卑比虚荣更加与大度相反,因为它更普通,也更加是恶。
所以,如前面所说过的,大度是同重大的荣誉相联系的品质。
导读
4.3节的德性与其翻译成“大度”,不如翻译成“心胸博大”或者“博大”,似乎更符合希腊语中这一德性的核心意思,即自视重要,也配得上那种重要性的人。与博大相关的是对自己的配得估价的适度,过度或不及。但这一德性对配得本身也有要求:博大的人的配得必须实际上是重要的,而对这种重要性的准确认识才称得上是适度。
对何为重要的配得,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两个方面的理解。一方面,亚里士多德认为这种重要指的是最大的外在善,即荣誉。因此,博大的人必定是配得荣誉的。另一方面,重要的配得似乎又与数量相关:博大的人配得最多,因此属于最好的人。
但是,一个人之所以赢得荣誉,是由于他外在的行为和表现。这种外在的配得,与一个人实际上的配得是一致的吗?亚里士多德承认,人们可以因为财富从有的人那里得到荣誉,但无德性而徒有财富的人并不是博大的人。反过来,我们也可以想象一个有德性的贤人,却并没有得到他所配得的荣誉,尽管他实际上配得上这种荣誉,他自己也对此有正确的认识。
通过一系列否定性的描述,亚里士多德似乎剥夺了一个博大的人许多基本的情感反应:他不争夺,不忙碌于琐事,不讨好,不崇拜,不记恨,不议论,不祈求帮助,不慌张。这样的一个人,对外界无所要求,而只扮演孤独的给予者的角色,只做重大的事情,并且把这些事情看得不很重要。这样一个拥有一切,但却并不看重这一切的人,似乎已经不再是一个具体的人,而是一种理念。
如果亚里士多德所描述的这种不看重一切的态度就是博大所要求的适度,那么很难看出,这种态度将如何与他实际上的配得调合。一个不看重名誉,不会努力获得荣誉的人,却会,并且应该,享有最大的荣誉,这其中似乎存在某种行动的主动性和动力以及行动的结果的脱节:一个缺乏动力的人,却会获得最好的结果。
思考的问题
你认为亚里士多德所描述的博大的人是一个具有德性的人吗?
一个拥有一切幸福,但却不看重幸福的人,是一个幸福的人吗?
亚里士多德为什么认为谦卑比虚荣更加是恶?
Last updated
Was this helpf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