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1 体谅
Last updated
Was this helpful?
Last updated
Was this helpful?
(《尼各马可伦理学》亚里士多德 著 廖申白 译注 商务印书馆 (2009))
体谅,即我们说某个人善于体谅或原谅别人时所指的那种品质,也就是对于同公道相关的事情作出正确的区分。这可以由以下事实得证:我们都认为公道的人最能原谅别人,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公道就在于原谅别人。但是,原谅是对公道的事情作出了正确的区分的体谅。而正确就意味着真。
可以说,所有这些品质指的都是同一个东西。因为,我们用体谅、理解、明智和努斯来说同样一些人,我们说他们长大了,懂得体谅了,有努斯了,明智了和学会理解了。因为,所有这些品质都是同终极的、具体的事务相关的:当一个人能够分辨这些同明智相关的事务时,他就学会了理解,懂得了体谅,并且能够原谅别人。公道的事情对所有的好人都是相同的。所有的实践事务都是些终极的、具体的事务(明智的人都承认这些事情),而理解与体谅都是同终极的实践事务相关的。其次,努斯也从两端来把握终极的事务。因为,把握起点和终极的是努斯而不是逻各斯。在证明中,努斯把握那些起点,在实践事务中,努斯把握终极的、可变的事实和小前提。这些就是构成目的的始点,因为普遍的东西就出于具体。所以,我们必定有对于这些具体事务的感觉,这种感也就是努斯。由于这个原因,我们认为这些品质是人生来就有的:尽管不是生来就有智慧,一个人却生来就会体谅、理解,也生来就具有努斯。这种看法表现在这个事实中,即我们认为它们可以随着年龄而生长。我们认为,在某个年龄阶段,一个人必定会获得努斯和体谅。这意味着它们是自然地获得的。(所以,努斯既是一个始因,又是一个目的。因为证明既是从这些出发又是以它们为题材的。)所以,对有经验的人、老年人和明智的人的见解与意见,即使未经过证明,也应当像得到了验证的东西那样受到尊重。因为经验使他们生出了慧眼,使他们能看得正确。关于明智和智慧的性质、各自的题材,以及它们各是灵魂的哪一个部分的德性,我们就谈这些。
体谅指的是对于同公道相关的事情做出正确的区分。这种区分如果指向行动,就成为原谅。亚里士多德认为,理解,体谅和原谅是相互关联的,也是人们生来具有的潜能。在这里,亚里士多德又加上了关于努斯的论述,在重申努斯是证明的始点之后,努斯现在又成为了实践的终点,即终极的、可变的事实和小前提。
将努斯放在理智德性的起点和终点,似乎划定了理智德性的范围:它并非纯粹的理智和智慧,而是受到人的天性和直觉的限制。
理解,考虑以及体谅与努斯的关系是什么?
如何理解努斯在理智德性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