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技艺
Last updated
Was this helpful?
Last updated
Was this helpful?
(《尼各马可伦理学》亚里士多德 著 廖申白 译注 商务印书馆 (2009))
可变化的事物中包括被制作的事物和被实践的事物。但是制作不同于实践(我们甚至从普通讨论中也能看出这种区别),实践的逻各斯的品质同制作的逻各斯的品质不同。其次,它们也不互相包含。实践不是一种制作,制作也不是一种实践。例如,建筑术是一种技艺,是一种与制作相关的、合乎逻各斯的品质。如果没有与制作相关的品质,就没有技艺;如果没有技艺,也就没有这种品质。所以,技艺和与真实的制作相关的合乎逻各斯的品质是一回事。所有的技艺都使某种事物生成。学习一种技艺就是学习使一种可以存在也可以不存在的事物生成的方法。技艺的有效原因在于制作者而不是被制作物。因为,技艺同存在的事物,同必然要生成的事物,以及同出于自然而生成的事物无关,这些事物的始因在它们自身之中。如果制作与实践是不同的,并且技艺是同制作相关的,那么技艺就不与实践相关。在某种意义上,技艺与运气是相关于同样一些事物的。正如阿加松所说,
技艺爱恋着运气,运气爱恋着技艺。
所以,如上面说过的,技艺是一种与真实的制作相关的、包含着真实的逻各斯的品质。其相反者,无技艺,则是同虚假的制作相关的逻各斯品质。两者都同可变的事物相关。
与科学知识相对,技艺是与可变化的事物当中那些被制作的事物相关的。技艺产生新的事物,制作者是这种新事物的始因。亚里士多德把技艺规定为一种与真实的制作相关的,合乎逻各斯的品质。而与虚假的制作相关的,则是无技艺。但是,制作虚假显然仍然是一种技艺,正如柏拉图在《智者篇》中所指出的,智者们所制作的是看似具有知识的假象,而他们的这种技艺之高超,几乎近于一种魔术。如果将制作虚假当作无技艺,而如果无等于不存在,那么就会陷入关于虚假是否存在的一种形而上学悖论。柏拉图解决这个困境的方式是将虚假当作一种与真实相异,而不是相反的存在物。这一结论比起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无技艺,显得更加自洽。
如何区别制作和实践?
如何区分虚假的制作与真实的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