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友爱的终止
Last updated
Was this helpful?
Last updated
Was this helpful?
(《尼各马可伦理学》亚里士多德 著 廖申白 译注 商务印书馆 (2009))
另一个问题是,当朋友不再是他原来所是的那种人时,我们是否应当终止友爱。如果是快乐的或有用的朋友,当一个朋友不再使人快乐或不再有用时,终止这种友爱是很自然的。我们赞扬的是朋友的其他性质。一旦这些性质消失了,我们自然地就不再爱他们了。如果我们爱一个朋友是因他令人愉悦和有用,却装做是因他的道德,他就会抱怨。正如我们开始时就说过的,当友爱不是原来所想像的样子时,朋友间最容易发生分歧。如果一个人自己犯了错误,认为我们是因他的道德而爱他,而我们却不是,他就只能责怪自己。如果他是被我们的伪装欺骗,他就理所当然地会抱怨。这种抱怨、比对骗钱的人的抱怨更强烈,因为友爱比钱更贵重。而如果一个人作为好人而交了朋友,他却变坏了,或我们认为他变坏了,我们应当继续爱他吗?也许,我们不大可能再爱他,因为(不是所有东西)只有善的东西才可爱,坏人不可爱?而且,再爱他是错误的,因为不应该爱坏的东西,也不应该让自己去爱不可爱的东西。而且前面说过,同类爱同类。那么,我们要立即终止这种友爱吗?或者,也许不是对所有的人,而只是对不可救药的坏人才这样做?因为,那些人若还可以改正,他们更需要的也许是道德上而不是钱财上的帮助。对友爱来说,这比钱更重要。但是,终止这种友爱也没有什么不自然。因为,他已经不是以前所是的那种人。所以,如果朋友已经变了并且无法挽救他,就与他分手。但是,假如我们仍然是这个样子,朋友却在德性上极大地提升了,与他还能够继续做朋友呢,还是就不能做朋友了?如果这差距是很大的,例如和孩提时的友爱相比差距就很大,事情就比较明显。因为,如果一个人的理智仍然是孩提时的理智,另一个却成为出色的男子汉,志趣与好恶都变得不同,他们怎么能继续做朋友呢?因为,他们甚至不愿彼此相处。而如果不能彼此相处,他们就不能够做朋友。但这一点我们已经谈到过了。那么,对这样一个人是否就应当视同与他没有做过朋友一样呢?或者,也许我们应当记得在一起的时光。而且,如果我们认为对朋友的关照应当与对陌生人的不一样,那么,只要不是由于极端的恶而分子,因过去的友爱之故我们也应当对昔日的朋友有所关照。
友爱的终止要么是由于有用性和愉快性的变化,要么是由于人的品质的变化。这种终止是自然的结果,但产生抱怨的原因是一个人以为友谊基于其品质,但另一方则只是出于愉快或有用才和他交往。这种认识上的分歧几乎总是友爱中产生抱怨的原因。
而另一方面,当好人变坏,或者对方的德性远远超过我们自己,那种最高的友谊也同样无法维持。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双方仍然可以成为愉悦的或者有用的朋友,只不过这种友爱建立在更加不稳定的基础上,也更容易产生变化而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