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0 不能自制与明智的不相容性
文本
(《尼各马可伦理学》亚里士多德 著 廖申白 译注 商务印书馆 (2009))
此外,一个人不可能在同时既明智又不能自制。因为前已说明,明智与道德德性是不可分离的。明智不仅是要知而且要实践,而不能自制者恰恰是做不到。(另一方面,聪明人倒可能不能自制。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人们才觉得有些人明智却不能自制。因为如前面说明过的,聪明与明智是做事情方式上的不同:作为领悟逻各斯的能力它们接近,但是在选择上不同。)不能自制者也不像一个具有知识并在沉思的人,而像一个睡着的人或醉汉,尽管他是出于意愿的(因为他在某种意义上知道他在做什么以及为着什么)。不过他并不是坏人。因为他的选择是好的,他只是半个坏人。他也并非不公正。因为他不是工于心计的人。其中一种人只是不能坚持考虑得出的结论,另一种人则没有做考虑。不能自制者好比一个城邦,它订立了完整的法规,有良好的法律,但是不能坚持,就像阿那克萨德里德斯所嘲讽的,
我简直想去
一个不关心其法律的国度。
坏人则像一个坚持其法律的城邦,不过那法律是坏的。就多数人的品质来说,自制与不能自制都是某种极端。因为与多数人所能够做的相比,自制的人所坚持的东西过多,不能自制者所坚持的又过少。好激动的人的不能自制比经过考虑而做事的人的不能自制更好改正。习惯养成的不能自制比天生的不能自制更好改正。因为习惯可改,本性难移。但是习惯一旦成为自然也就难改了。所以埃内努斯说道,
朋友,习惯是长期养成,
它最后就成为人的自然。
我们在上面讨论了什么是自制与不能自制,什么是坚强与软弱,以及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导读
在关于自制的讨论的最后一节,亚里士多德分析了自制与明智之间的关联。由于明智要求正确的逻各斯和正确的选择,明智和不能自制就不能在一个人身上共存。但是反过来说,自制的人是否必然也是明智的?明智和自制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亚里士多德认为自制者与不能自制者都是少数,多数人所能做到的则处于一种中间状态。此外,他认为容易激动的人的不能自制更好改正,这似乎是因为爱激动的人做事没有经过考虑,因而只要加强逻各斯的训练,就能够提高逻各斯的控制力。而对那些经过考虑不能自制的人而言,他们身上并不缺乏逻各斯,但逻各斯却无法战胜冲动和欲望。
这两种不能自制者的对比,近似于7.8节中不能自制者与放纵者的对比。但是,和7.8节中的问题一样,如果问题仅仅在于增强逻各斯的力量,那么这两种不能自制者的改正应该没有区别;而如果增强逻各斯无法改变行为,那么两种不能自制者都同样无法改正。
思考的问题
自制的人是否必然是明智的?
爱激动的人的不能自制和经过考虑而不能照做的不能自制有什么区别?
Last updated
Was this helpf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