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 友爱与善意
Last updated
Was this helpful?
Last updated
Was this helpful?
(《尼各马可伦理学》亚里士多德 著 廖申白 译注 商务印书馆 (2009))
善意是友善的,但还不是友爱。因为,对陌生人也可以有善意,并且这种善意可以不为对方知晓。友爱却不是这样。但这在前面已经说过了。善意也不是爱。因为,它不包含倾向与欲求,而这两者总是伴随着爱的。爱之中还包含着形成共同的道德,而善意则是突然产生的。例如,我们会对某个竞赛者突然产生善意,希望他获胜,但是并不打算提供实际的帮助。这种善意如刚刚说过的是突然产生的、表面性的。所以,善意是友爱的始点。这就像视觉上的快乐是性爱的始点一样。没有对另一个人的形象上的愉悦感就没有性爱。但是,有了这种愉悦感不一定就是性爱。只有对方不在场时就想念,就欲求着那个人到来,才是性爱。同样,没有善意两个人就不会成为朋友,但有了善意也不一定因此就成为朋友。因为,他们可能只是希望对方好,不打算实际地做什么,也不因此去找麻烦。所以,在引申的意义上,善意可以说是尚未发展的友爱。如果继续下去并形成共同的道德,善意便成为真正的友爱。然而这不可能是有用的友爱或快乐的友爱,因为这些友爱里不存在善意。因为,一个人做出善举,被帮助者以善意来回报,这是公正的。如果一个人希望别人好是期望自己能从后者那里得到好处,那就不是对别人的善意,而是对自己的善意。这就像因为有用而对另一个人好的人不是真朋友一样。总起来说,善意是产生于德性与公道的。当一个人表现出高尚[高贵]、勇敢等等时,我们就会产生出善意,就像我们在观看竞赛时会产生善意一样。